游戏商固然有不对的地方,面对现在的互联网世界,,我们是不是应该也思考思考家长身上的问题。
这一次游戏商给你背锅了,下一次,你家孩子到其他场合闯了祸,是不是也应该让其他人来背锅呢!作为家长,你又该如何?每一次都有人来帮你背锅吗?肯定是不会的,你总有遇到没有人愿意帮你背锅的时候另外一个角度,孩子这一次的犯错,你有没有进行引导。有多少的熊孩子,是因为背后有个熊家长。一次次的放任,才让孩子到最后越发无法收拾。导致了这样那样的结果。
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是孩子看样学样的,好的父母,给孩子做好的榜样!
如果在孩子犯错的时候能够及时制止,那么孩子就会知道那是不对的。如果能很好的引导,那么孩子能成为更好的孩子。
家长需要担负起自己的监管,不要认为到学校里了靠老师。那么上了社会,孩子靠的又是谁?
孩子是一张白纸,你往上面画什么,就会变成什么!希望家长们能好好地放素材,让孩子这幅画变得多姿多彩!
觉得认同欢迎点赞!你怎么看呢,欢迎来说说
儿童手游花钱退钱怎么退
如何申请未成年退款
1.可以直接拨打充值方客服电话,进行诉求退款,协商不成可以直接起诉。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,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、追认,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、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。
2.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,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“打赏”等方式支出与其年龄、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,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的,人民法院应予支持。但需要证明网络消费行为确系未成年人所为,向客服人员提供一些证明是未成年人充值的证据,并明确表示同意账号回档收回消费的道具。
儿童手游花钱退钱怎么办
面对儿童沉迷手游,家长怒告腾讯,我觉得父母的责任会大一点,腾讯的责任是有,但是不是很大。
我记得假期的时候去姐姐家里,她说,现在的老师很多东西都是通过网络传达,不但可以增加跟父母之间的交流,而且还能节省父母上班的时间,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通过网络,不用去学校亲自问了,作业也是通过网络传达,可以清楚的知道,方便查阅孩子的作业。我们可以看得出来,通过腾讯的QQ以及微信这两个平台,对于父母和老师的交流是有好处的,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它的弊端。父母可能会将手机搁置到一边,让孩子自己去看老师发来的信息,一次两次,孩子看信息的时间很短,但是慢慢的,当孩子看到父母手机里有一些游戏可以玩的时候,孩子会更乐意用这个理由去看手机,顺便玩一下手机。我们能说是开发游戏的人的过错么?显然不是,是父母没有尽到对孩子负责的责任,让孩子更早的接触到了这些东西。
我也很小就接触游戏,最开始的时候是玩QQ游戏,比如说泡泡堂、连连看、找茬……但是腾讯会说未成年人不要玩,或者是有家长的陪同下进行,虽然这是一种建议,但是又有几个家长可以做到?难道小孩子玩游戏把眼睛伤着了,我们还要怪电脑,怪游戏么?明明人家是先说了免责的条款,也是希望父母可以做到的,但是父母没有做到,那就不能怪别人了.
当我有了手机的时候,问我接触的主要是天天酷跑,每天都有任务去完成,虽然长时间的玩了,会让眼睛很疲劳,但是在玩的过程中,你更多的是可以抛开一切,让自己身临其境。但是我自己会规定只玩半个小时,就要去做别的事情了,所以不迷恋。小孩子玩腾讯的手游,都是需要登录微信或者QQ的,他们通过玩父母的帐号,或者模仿父母,注册一个帐号玩,这都是很有可能的。腾讯QQ、微信的注册并没有说年龄就一定要是真实的,也没说一定要实名制才可以,所以只要有一个帐号,就可以玩手游。父母面的自己的帐号被用来玩游戏的事情,难道不应该察觉到么?看到别的帐号玩的游戏,难道不应该问孩子吗?我觉得父母自身的责任真的很大的,没有你们的允许,孩子如何去接触到手机?
腾讯的责任,我认为是实名制认证的力度不够,如果在早期开始手游的时候就开始了实名制,小孩子必定需要找到成年的人的身份信息才能玩,这样就可以提高玩游戏的年龄,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是,腾讯作为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,它所需要面向的是更多的玩游戏的群众,如果将其限制,就会减少它的收益。
所以说,父母看孩子玩手游,就怪腾讯,这个实在是太片面的,你应该找到自己的问题,再来怪别人,我只是阐述了自己的观点。